散文詩集?《野草》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,收1924年至1926年間所作散文詩23篇,書前有《題辭》1篇,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,列為作者所編的“烏合叢書”之一,編入《魯迅》第1卷。3、那么,散文詩集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泰戈爾的散文詩主要分為兩大部分。
第一部分是英語散文詩的八部詩集:《吉檀迦利》、《園丁集》、《月集》、《采果集》、《飛鳥集》、《情人的禮物》、《渡》、《游思集》等。
第二部分使用孟加拉文撰寫的散文詩:《隨想集》、《再次集》、《最后的星期集》、《葉盤集》、《黑牛集》等。
作品背景
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,喪偶、喪女、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《回憶》、《兒姿亮童》和《渡船》中有真實記錄。他另有兩部長篇《小沙子》和《沉船》。1910年,長篇《戈拉》發表,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復雜現象,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;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,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;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、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 。這期間還寫了象征劇《國王》和《郵局》及諷刺劇《頑固堡壘》。1910年,孟加拉文詩集《吉檀迦利》出版 ,后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《吉檀迦利》、《渡船》和《奉獻集》里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,1913年《吉檀迦利》英譯本出版,泰戈爾成為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。他進入另一創作高潮,發表詩歌《歌之花環》、《頌歌》、者旁《白鶴》、《逃避》,中長篇《四個人》與《家庭與世界》。
集:《吶喊》、《彷徨》、《故事新編》;散文集:《朝花夕拾》;散文詩集:《野草》;雜文集:《三閑集》、《華蓋集續編》、《而已集》、《集外集》、《華蓋集》等。
1、《彷徨》
《彷徨》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集,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書局雀汪羨初版,列為作者所編的《烏合叢書》之一,后編入《魯迅》。
《彷徨》 *** 收了《祝福》、《在酒樓上》、《傷逝》等11篇。
作品表達了作者徹底的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的精神,是中國革命思想的鏡子。
作品主要包括農民和知識分子兩類題材。
前者以《祝福》和《示眾》為代表;后者以《在酒樓上》和《孤獨者》為代表。
整部集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爭”的關懷。
該集在深廣的歷史圖景中,對人物命運的敘述滲透感情。
2、《故事新編》
《故事新編》是魯迅的最后的創新之作,里面8篇有5篇寫于魯迅生命的最后時期。
面臨死亡的威脅,處于內外交困、身心交瘁之中,《故事新編》整體的風格卻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從容、充裕、幽默和灑脫。
盡管骨子里依舊藏著魯迅固有的悲涼,卻出之以詼諧的“游戲筆墨”,這表明魯迅的思想與藝術都達到了一個新的環境,具有某種超前性。
泰戈爾的散文詩集主要分為兩大部分。
第一部分是英語散文詩的八部詩集:《吉檀迦利》、《園睜正昌丁集》、《月集》、《采果集》、《飛鳥集》、《情人的禮物》、《渡》、《游思集》等。
第二部分使用孟加清棗拉文撰寫的散文詩:《隨想集》、《再次集》、《最后的星期集》、《葉盤集》、《黑牛集》等。
散文詩集介紹如下:
1、《吉檀迦利》:
《吉檀迦利》是印度作家泰戈爾創作的詩集。這部宗教抒情詩集,是一份“奉獻給神的祭品”。泰戈爾向神敬獻的歌是“生命之歌”,他以輕快、歡暢的筆調歌唱生命的枯榮、現實生活的歡樂和悲哀,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前途的關懷。泰戈爾憑借該作獲得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。
二、《園丁集》:
《園丁集》是印度詩人泰戈爾創作的詩集,是一部“關于愛情和人生的”英文抒情詩集,詩體為散文詩。共收入詩歌85首,初版于1913年。
詩集中的大部分詩歌是詩人從自己在19世紀90年代創作的孟加拉文詩集《剎那集》、《夢幻集》、《金船集》、《繽紛集》等迻譯而來的。屬于泰戈爾前期創作階段的詩歌作品。
三、《采果集》:
《采果集》是泰戈爾創作的詩集,與《飛鳥集》、《園丁集》、《新月集》和《吉檀迦利》齊名。它悉扒以充滿激情的語言贊頌生命,思索生命的本質。
紀伯倫的散文詩集有:
1、《先知》
是紀伯倫最優美、最深刻的作品之一,是他詩歌創作的一個高峰。該詩集表達了紀伯倫對人類歷史與未來的看法。
2、《先知園》
是《先知》的姊妹篇,也是紀伯倫最后一部散文詩集。
3、《沙與沫》
是一部格言、寓言散文詩集,是作者關于人生和藝術的錦言妙語。
4、《情與思》
是格言、警句、小詩的匯集,也是紀伯倫思想和智慧火花的凝聚。
5、《音樂短章》
是紀伯倫發表的第一部作品,是一篇長篇藝術抒情散文。它以獨特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音樂的愛和對音樂本質的理解。
6、《淚與笑》
是紀伯倫寫得最美的散文詩集之一,展現了紀伯倫最關心的文學主題:愛與美,大自然,生命哲學,人道主義,社會批判,詩人的使命和孤獨等等。
7、《瘋人》
是紀伯倫用英文發表的第一本散文詩集。該集中大部分篇章都較短,可歸入現代寓言或哲理故事類。
8、《暴風集》
是紀伯倫最有力度的散文詩集。
9、《先驅者》
是紀伯倫用英文寫成的第二本散文詩集,在風格上與慎含《瘋人》中的作品頗為相似,多數具有哲理故事或現代寓言的形式特點,少數則為充滿激情、直抒胸臆的典蠢臘型抒情散文詩。
10、《組歌》
共包括五首散文詩,分別是:《花之歌》,《美之歌》,《浪之歌》,《雨之歌》,《幸福之歌》。
魯迅的散文詩集包括《墳》、《華蓋集》、《續編的續編》、《三閑集》、《二心集》、《偽自由書》、《且介亭雜文》、《且介亭雜文末編》、《集外集拾塌慧遺》、《熱風》、《華蓋集續編》、《而已集》、《南腔北調集》、《花邊文學》等。
魯迅(1881年9月25日-1936年10月19日),原名周樟壽,后改名周樹人,字豫山,后改字豫才,浙江紹興人,著名文學家、嫌扒思想家、革命家、民主戰士,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團者答者,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。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、文學批評、思想研究、文學史研究、翻譯、美術理論引進、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。
以上就是散文詩集的全部內容,魯迅的散文詩集有《朝花夕拾》和《野草》。1、《朝花夕拾》魯迅先生的一生著作過很多散文與詩集,其中,在收編成冊之后主要以《朝花夕拾》《野草》為主,其中《朝花夕拾這一本散文集主要記載了魯迅兒時的一些記憶。